<li id="6ewe8"></li>
  • <center id="6ewe8"></center>
  • <abbr id="6ewe8"><strong id="6ewe8"></strong></abbr>
  • <button id="6ewe8"><strong id="6ewe8"></strong></button>
    <li id="6ewe8"><input id="6ewe8"></input></li>
  • <li id="6ewe8"></li>
  • 安徽創新財政投入機制為皖北“造血”

    發布時間:2012-05-07 瀏覽次數:10299

    多年來,由于歷史、區位、資源等諸多原因,皖北一直是安徽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塊“短板”。近年來,安徽省委、省政府堅持把加快皖北發展作為重大戰略,不斷完善支持皖北發展的政策措施。2012年,安徽省委、省政府出臺《合作共建皖北現代產業園區實施方案》,建設皖北三市七縣工業園區,著力提升皖北經濟實力。為此,安徽省財政近日出臺了《皖北現代產業園區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》,決定創新資金投入方式,在加大省級財政投入力度同時,嚴格市縣出資義務,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杠桿作用,積極支持皖北產業園區建設,推進皖北加快振興。

     一是創新資金投入機制。變“輸血”財政為“造血”財政,通過成立園區投融資公司,財政專項資金用于園區投融資公司的資本金注資,吸引金融信貸和社會投資,進一步壯大融資平臺的規模,放大財政資金杠桿效應。其中:省級專項資金由省財政撥付給省擔保集團,由省擔保集團作為出資人,按規定具體負責資金的使用和監管工作。

    二是加大省級投入力度。在省財政每年安排5.4億元用于皖北三市七縣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,2011-2015年省財政每年新增安排6億元專項資金,用于對三個現代產業園投融資公司各注資2億元;2012-2016年省財政每年安排1.2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對四個縣域現代產業園投融資公司各注資3000萬元,專項用于園區內征地拆遷安置、基礎設施建設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。由此,省財政累計新增安排專項資金36億元。

    三是強化市縣政府責任。安徽省財政明確規定,省與市縣共同出資,市縣資金同時到位。2011-2015年,阜陽、合肥、亳州、蕪湖、宿州、馬鞍山6市,每年投入2億元;2012-2016年,固鎮、壽縣、濉溪縣、鳳陽縣每年投入不少于5000萬元,銅陵市、蜀山區、蕪湖縣、寧國市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萬元。

    四是省財政廳加強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,對市、縣(市、區)不按規定用途及時撥付、使用資金的,視情節輕重,扣減、停撥或追回專項資金。省擔保集團建立專項資金績效考評制度,確立績效目標,在每年年度終了時開展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績效評價,并將績效評價結果及時向省財政廳報告。


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临海市| 容城县| 周至县| 资溪县| 闵行区| 留坝县| 瑞丽市| 资阳市| 莱阳市| 泽普县| 南丹县| 西乌| 沐川县| 崇信县| 双江| 玛多县| 监利县| 米泉市| 芜湖市| 高要市| 金沙县| 驻马店市| 平潭县| 佳木斯市| 武宣县| 红原县| 金湖县| 巴塘县| 正定县| 梁平县| 庆安县| 新化县| 山阳县| 榆中县| 浦城县| 大石桥市| 沽源县| 东乡县| 怀柔区| 曲阳县| 通山县|